翻譯
參與性、自我組織與學習線上協作翻譯的溝通模式及影響 [Participatory, self-organising, and learning: The patterns and influence of peer communication in online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Jun Yang
華南師範大學

翻譯 張小齋 張易欣 李曉澤陳俊璉
國立臺灣大學

摘要

本研究以一個名為譯言(Yeeyan)的中國業餘翻譯者社群為例,研究線上協作翻譯專案中的溝通模式。本研究以「翻譯協作」的概念為中心,透過研究翻譯過程中的對話來探索翻譯的協作層面,指出協作者不僅扮演譯者的角色,也扮演翻譯協作者的角色,以自我組織的方式來解決各種問題。本研究使用對話行為分析和社群網絡分析,來探討驅動與塑造翻譯以及其他協作活動溝通的特點和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溝通有助於減緩線上協作翻譯中的組織和品質風險。研究亦發現,協作者的溝通過程中同時出現了學習歷程。翻譯協作是多主體關係、集體問題解決和知識溝通的協作實踐跨學科研究模型,而本研究加深了目前對此之認識。

關鍵字:
目錄

1.緒論

科技的相互連結使線上社群參與翻譯活動成為一種常見的、持久的做法。這個曾經由專業人員主導的領域,透過大量擁有專業技能的人才,讓業餘譯者、學生、粉絲和熱衷翻譯的人也可以參與內容製作過程。大家提出各種詞彙來稱呼這類型的協作者翻譯實踐,如用戶生成翻譯(O’Hagan 2009 2009 “Evolution of User-generated Translation: Fansubs, Translation Hacking and Crowdsourcing.”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isation and Localisation 1: 94–121. DOI logoGoogle ScholarPerrino 2009Perrino, Saverio 2009 “User-Generated Translation: The Future of Translation in a Web 2.0 Environment.” Journal of Specialised Translation 12: 55–78.Google Scholar)、社群翻譯(O’Hagan 2011 2011 “Community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as a Social Activity and Its Possible Consequences in the Advent of Web 2.0 and Beyond.” Linguistica Antverpiensia, New Series – Them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10: 11–23.Google Scholar)、開放式翻譯(Cronin 2010Cronin, Michael 2010 “The Translation Crowd.” Revista Tradumàtica: Tecnologies de la traducció 8: 1–7.Google Scholar)、翻譯志工(Pym 2011 2011 “Translation Research Terms: A Tentative Glossary for Moments of Perplexity and Dispute.” In Translation Research Projects, edited by Anthony Pym, 75–99. Tarragona: Intercultural Studies Group.Google Scholar)、非專業翻譯(Pérez-González 和 Susam-Saraeva 2012Pérez-González, Luis, and Şebnem Susam-Saraeva 2012 “Non-professionals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Participatory and Engaged Perspectives.” In Susam-Saraeva, 149–165.Google Scholar)、群眾外包翻譯(McDonough Dolmaya 2012McDonough Dolmaya, Julie 2012 “Analyzing the Crowdsourcing Model and Its Impact on Public Perceptions of Translation.” In Susam-Saraeva, 167–191.Google Scholar)和線上協作翻譯(Jiménez-Crespo 2017Jiménez-Crespo, Miguel A. 2017Crowdsourcing and Online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s: Expanding the Limit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DOI logoGoogle Scholar)。McDonough Dolmaya和Del Mar Sánchez Ramos(2019McDonough Dolmaya, Julie, and María del Mar Sánchez Ramos 2019 “Characterizing Online Social Translation.” In Online Social Translation: New Roles, New Actors? edited by Julie McDonough Dolmaya and María del Mar Sánchez Ramos, special issu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2 (2): 129–138.Google Scholar,131)提出「線上社群翻譯」,囊括上述詞彙需求的背景、範圍和平台,以探索在線上翻譯的社交和協作性質。

以社群網路科技帶動的協作翻譯格局不斷擴大。西敏寺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了「翻譯協作」一詞,將翻譯和協作的概念和實踐匯合到一個新的探索空間(Alfer 2017Alfer, Alexa 2017 “Entering the Translab: Translation as Collaboration, Collaboration as Translation, and the Third Space of ‘Translaboration’.” In ‘Translaboration’: Translation as Collaboration, edited by Alexa Alfer, special issue of Translation and Translanguaging in Multilingual Contexts 3 (3): 275–290. DOI logoGoogle Scholar, 286)。這不僅為翻譯和協作的本體論、社會學和語義學概念化增添了價值,而且還將翻譯研究擴展到更廣泛的跨領域對話中(Alfer 2017Alfer, Alexa 2017 “Entering the Translab: Translation as Collaboration, Collaboration as Translation, and the Third Space of ‘Translaboration’.” In ‘Translaboration’: Translation as Collaboration, edited by Alexa Alfer, special issue of Translation and Translanguaging in Multilingual Contexts 3 (3): 275–290. DOI logoGoogle Scholar)。翻譯協作認為所有的翻譯本身就是協作,因為從辯證的角度來看,翻譯涉及了文本與主體之間的交互作用(Cordingley and Frigau Manning 2017Cordingley, Anthony, and Cèline Frigau Manning 2017 “What is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In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the Digital Age, edited by Anthony Cordingley and Cèline Frigau Manning, 1–30. London: Bloomsbury.Google Scholar)。翻譯協作也認為協作可以是具有翻譯的特點,因為多方的聯合決策和知識溝通過程涉及翻譯思維(Alfer 2017Alfer, Alexa 2017 “Entering the Translab: Translation as Collaboration, Collaboration as Translation, and the Third Space of ‘Translaboration’.” In ‘Translaboration’: Translation as Collaboration, edited by Alexa Alfer, special issue of Translation and Translanguaging in Multilingual Contexts 3 (3): 275–290. DOI logoGoogle Scholar)。

縱使協作是線上協作者翻譯實踐的可見且固有特徵,協作者的互動也需要關注(McDonough Dolmaya和Del Mar Sánchez Ramos 2019McDonough Dolmaya, Julie, and María del Mar Sánchez Ramos 2019 “Characterizing Online Social Translation.” In Online Social Translation: New Roles, New Actors? edited by Julie McDonough Dolmaya and María del Mar Sánchez Ramos, special issu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2 (2): 129–138.Google Scholar)。各個使用者透過線上協作平台的溝通功能聯繫在一起,舉凡專門的社群網絡網站,如ProZ或TranslatorsCafé,或是用戶生成的內容網站,如YouTube或維基百科。本研究以一個名為譯言(Yeeyan)的中國業餘翻譯者社群互動為例,研究線上協作翻譯專案中的互動話語模式,並以Jiménez-Crespo(2017Jiménez-Crespo, Miguel A. 2017Crowdsourcing and Online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s: Expanding the Limit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DOI logoGoogle Scholar,19)提出的 「線上協作翻譯」概念,來探索譯言社群的協作實踐。

譯言是一個資訊導向的線上翻譯社群,旨在向中國觀眾介紹外國作品。在譯言上完成的翻譯涉及多領域,包括商業、健康、科技、體育、文化、自然、社會和生活風格。截至2020年5月,譯言擁有超過67萬名註冊會員,翻譯和電子出版超過446,000篇文章和約300本書(譯言2020Yeeyan 2020 “About Yeeyan.” Accessed April 5, 2020. http://​en​.yeeyan​.org​/#/)。譯言非常積極地在一個名為「譯言協作營」的子社群中,推動協作翻譯實踐及規畫協作翻譯專案(Yu 2019Yu, Chuan 2019 “Negotiating Identity Rol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Online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In Online Social Translation: New Roles, New Actors? edited by Julie McDonough Dolmaya and María del Mar Sánchez Ramos, special issu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2 (2): 231–252.Google Scholar)。

自從粉絲翻譯開始蓬勃發展以來,人們就意識到線上協作環境的學習潛力。O’Hagan(2008O’Hagan, Minako 2008 “Fan Translation Networks: An Accidental Translator Training Environment?” In Translator and Interpreter Training: Issues, Methods and Debates, edited by John Kearns, 159–183. London: Continuum.Google Scholar, 178)認為,粉絲翻譯是一種「意外的培訓」,在這樣的培訓中,積極主動的業餘譯者可以獲得儼如真實的工作環境。從社會建構主義的角度來看,基於真實世界場景的線上協作翻譯專案是 「半專業環境下的情境學習」的理想環境(Jiménez-Crespo 2017Jiménez-Crespo, Miguel A. 2017Crowdsourcing and Online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s: Expanding the Limit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DOI logoGoogle Scholar, 232)。除了有意「從實踐中學習」外,本研究的假設是,線上協作翻譯時的互動會包含有助於協作者學習的多方知識轉化過程。

在探索翻譯協作的實務面向時,本研究探索譯言幾個公開的協作翻譯專案中的對話,以回答下列問題:

  • 在開放的線上環境中,譯者如何與他人相互協作?

  • 參與協作專案人員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 協作過程中是否有知識溝通過程?如果有,其模式為何?

2.協作環境中的對話行為分析

協作活動中的對話行為一直是教育研究中的一個重點。Clark和Schaefer(1989Clark, Herbert H., and Edward F. Schaefer 1989 “Contributing to Discourse.” Cognitive Science 13 (2): 259–294. DOI logoGoogle Scholar, 257)將對話定義為 「協作者在逐次進行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對話」。人們交談時,便會為對話作出貢獻。有效協作的特徵之一為社會基礎(social grounding)(Soller 2001Soller, Amy 2001 “Supporting Social Interaction in an Intelligent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12 (1): 40–62.Google Scholar)。社會基礎的標準是團隊(即對話的貢獻者和夥伴)對於個人輪流發言所體現出來的意義(即對話的內容)有相互理解(Clark和Schaefer 1989Clark, Herbert H., and Edward F. Schaefer 1989 “Contributing to Discourse.” Cognitive Science 13 (2): 259–294. DOI logoGoogle Scholar)。對話單位如質疑、確認、接受與反對等代表可用於對話的各種具體對話形式。輪流發言序列的結構即顯示了相互理解的程度(Clark和Schaefer 1989Clark, Herbert H., and Edward F. Schaefer 1989 “Contributing to Discourse.” Cognitive Science 13 (2): 259–294. DOI logoGoogle Scholar)。

Roschelle和Teasley(1995Roschelle, Jeremy, and Stephanie D. Teasley 1995 “The Construction of Shared Knowledge in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In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dited by Claire O’Malley, 69–97. Berlin: Springer. DOI logoGoogle Scholar, 94)提出為學習目的建立一個「聯合問題空間」的想法,因為學生使用 「語言和行動來克服共同理解中的僵局,並協調他們的活動以獲得相互滿意的結果」。使用話語分析檢視線上協作環境中的溝通活動框架,不僅涉及協作者間互動的內容,還涉及這些互動如何促進或抑制小組內的知識共享。

Soller(2001Soller, Amy 2001 “Supporting Social Interaction in an Intelligent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12 (1): 40–62.Google Scholar)指出了一系列以任務為導向的對話行為,這些行為反映了學生在協作學習環境中的互動。她將學習對話技能類型分為三類,即主動學習、對話和具創作性的衝突,並區分了與每一類相對應的對話子技能(或行為)(見表1)。

表 1.協作學習對話中的對話行為,取自Soller (2001Soller, Amy 2001 “Supporting Social Interaction in an Intelligent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12 (1): 40–62.Google Scholar, 6)
協作學習對話技能和子技能的定義
主動學習 需求 在解決問題或理解隊友的意見時,尋求幫助或建議。
告知 透過提供資訊或建議,引導或推動對話的進行。
激勵 提供積極的反饋和強化措施。
對話 任務 將小組當前的焦點轉移到一個新的子任務或工具上。
維護 支持小組的凝聚力和協作者的參與。
確認 告知協作者你已讀取和/或欣賞他們的評論。回答是非題。
具創作性的衝突 爭論 對團隊成員提出的意見或建議(積極地或消極地)提出理由。
調解 建議指導員介入回答一個問題。

Soller(2001Soller, Amy 2001 “Supporting Social Interaction in an Intelligent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12 (1): 40–62.Google Scholar)發現,由於對話行為中隱藏著知識溝通,溝通能增強學習經驗。這提供了可以應用於調查翻譯的激勵力量和協作層面的見解。本研究將翻譯工作者視為訊息發送者、訊息接受者和訊息回應者(以行動回應訊息),以便對多方使用者關係進行調查。透過調查對話行為的內容,本研究分析了譯言的學習和協作過程。

Babych等人的研究(2012Babych, Bogdan, Anthony Hartley, Kyo Kageura, Martin Thomas, and Masao Utiyama 2012 “MNH-TT: A Collaborative Platform for Translator Training.” Translating and the Computer 34: 1–18.Google Scholar)是翻譯研究中,少數強調溝通可強化學生譯者經驗的研究。Babych et al.(2012Babych, Bogdan, Anthony Hartley, Kyo Kageura, Martin Thomas, and Masao Utiyama 2012 “MNH-TT: A Collaborative Platform for Translator Training.” Translating and the Computer 34: 1–18.Google Scholar)對翻譯培訓平台 Minna no Hon’yaku for Translator Training(MNH-TT)上的協作活動進行了反思,並將重點放在溝通、組織、激勵和資源等功能。對話行為分為四大類:資訊、維護、狀態和角色。

每次發布消息時,發送者從MNH-TT的下拉選單中選擇適當的行為類型,對貢獻進行分類。在翻譯過程中,協作者之間的互動可以與對翻譯產品的修改一起進行分析。然而,到目前為止,MNH-TT中互動的實際模式或效果尚待研究。

本研究使用MNH-TT修改過的分類法來記錄協作翻譯過程中使用者的行為。新的分類法從組織管理的角度結合促進和監督對話行為,以及參與專案的協作者之間的社會互動和知識溝通(見4.2.1節)。

3.社群網絡分析

科技進步為翻譯產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站、數位視聽產品和電玩遊戲等更廣泛的來源豐富了譯者的任務;譯者的工作模式也從個人層面轉移到社群網絡層面。翻譯學研究反映了更靈活和行為者自主的方法論的需求(Folaron and Buzelin 2007Folaron, Deborah, and Hélène Buzelin 2007 “Introduction: Connecting Translation and Network Studies.” In Buzelin and Folaron, 605–642.Google Scholar)。社會學方法因此引發越來越多的興趣,將焦點從語言問題轉移到譯者的角色和語言間轉換的社會背景(Jiménez-Crespo 2017Jiménez-Crespo, Miguel A. 2017Crowdsourcing and Online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s: Expanding the Limit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DOI logoGoogle Scholar)。Folaron和Buzelin(2007Folaron, Deborah, and Hélène Buzelin 2007 “Introduction: Connecting Translation and Network Studies.” In Buzelin and Folaron, 605–642.Google Scholar,639)對社群網絡研究的起源和社群網絡相關的概念及方法進行了廣泛的概述,並提出了「社群網絡翻譯對話」,為「全世界持續增加的人工翻譯配置一種新的動力」。社群網絡工作的概念最初是從數學、社會研究和資訊工程學等學科中發展起來的,並廣泛應用於調查和闡述翻譯研究的各種研究對象,包括專業網絡工作中的資源共享(Plassard 2007Plassard, Freddie 2007 “La traduction face aux nouvelles pratiques en réseaux.” In Buzelin and Folaron, 643–657.Google Scholar)、社群網絡經濟中的翻譯生產網絡(Abdallah 和 Koskinen 2007Abdallah, Kristiina, and Kaisa Koskinen 2007 “Managing Trust: Translating and the Network Economy.” In Buzelin and Folaron, 673–687.Google Scholar)、翻譯史研究(Pym 2007Pym, Anthony 2007 “Cross-Cultural Networking: Translators in the French-German Network of Petites Revues at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Buzelin and Folaron, 744–762.Google Scholar; Tahir-Gürçağlar 2007Tahir-Gürçağlar, Şehnaz 2007 “Chaos Before Order: Network Maps and Research Design in DTS.” In Buzelin and Folaron, 724–743.Google Scholar),翻譯學者之間的人際關係(McDonough 2007McDonough, Julie 2007 “How do Language Professionals Organise Themselves? An Overview of Translation Networks.” In Buzelin and Folaron, 793–815.Google Scholar),文學翻譯中的語義網絡(Jay-Rayon 2007Jay-Rayon, Laurence 2007 “Traduire les réseaux méphoriques chez Nuruddin Farah.” In Buzelin and Folaron, 839–858.Google Scholar),以及知識社群網絡(Risku and Dickinson 2009Risku, Hanna, and Angela Dickinson 2009 “Translators as Networkers: The Role of Virtual Communities.” Herme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in Business 42: 49–70.Google Scholar)。研究主題繁多,可見基於社群網絡的研究並不是一個同質化的領域,而是對包括行為者、活動、成果、文本、專業和產業在內的各種對象進行研究。社群網絡研究能跨越學科領域,是一個很好的概念和方法論工具,可以從無數的角度來研究翻譯工作。

社群網絡的定義為 「由一個或多個關係連接起來的一組社會相關的節點」(Marin和Wellman 2011Marin, Alexandra, and Barry Wellman 2011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In The SAGE Handbook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edited by John Scott and Peter J. Carrington, 11–25. London: SAGE.Google Scholar, 11)。社群網絡分析研究行為者(節點)或行為者群體之間的關係,以及網絡的結構,用以解釋人類行為,這與社會互動中形成的身份、角色和期望有相互依存的關係(Degenne和Forsé 1999Degenne, Alain, and Michel Forsé 1999Introducing Social Networks. Translated by Arthur Borges. London: SAGE. DOI logoGoogle Scholar)。社群網絡分析可以描述為結構分析。社群網絡的視覺化呈現,對於理解網絡資料和透過顯示節點和連接來傳達分析結果至關重要。社群網絡和行動者的屬性是透過大小、密度、距離、連通性、互惠性、可及性、聚類係數和其他測量指標來決定的(關於這些概念的細節,請參見Folaron和Buzelin 2007Folaron, Deborah, and Hélène Buzelin 2007 “Introduction: Connecting Translation and Network Studies.” In Buzelin and Folaron, 605–642.Google Scholar)。

Risku、Rogl和Pein-Weber(2016Risku, Hanna, Regina Rogl, and Christina Pein-Weber 2016 “Mutual Dependencies: Centrality in Translation Networks.” The Journal of Specialised Translation 25: 232–253.Google Scholar)檢視運用社群網絡分析法來描述翻譯社群網絡。他們透過對三種不同的翻譯背景(自由譯者、翻譯部門和線上業餘翻譯平台)的質性研究發現,無論翻譯專案的規模大小和參與的使用者人數多寡,使用者之間都存在高度的相互依賴性和高度複雜的社群網絡。在他們的研究中所調查的線上業餘翻譯平台上,社群網絡不僅是從協作者的角色所建構,平台的功能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該研究還證實了中心度量在描述翻譯環境中結構現象的適用性,是使用社群網絡分析翻譯學研究的探索性嘗試;所分析的社群網絡主要是圖示性的,不包括使用者之間互動的細節。本研究對互動話語進行了分析,以便從經驗上構建社群網絡,並研究協作實踐中協作者互動的意義。

「層級中心度」涉及一個節點所擁有的連接數(Borgatti, Everett, and Johnson 2013Borgatti, Stephen P., Martin G. Everett, and Jeffrey C. Johnson 2013Analysing Social Networks. London: SAGE.Google Scholar),是本研究的社群網絡分析中使用的主要指標。以對話資料而言,對話中一個字符串包含了訊息的來源和目標,行為者(節點)之間因此有了聯繫。方向性社群網絡中有兩個獨立的度量中心:入度和出度。入度是由指向該節點的連接數決定的,而出度是指該節點指向其他人的連接數,也就是一個協作者發送的訊息數。在社會研究中,中心度通常作為 「權力、影響、人氣和聲望的指標」(Carrington和Scott 2011Carrington, Peter J., and John Scott 2011 “Introduction.” In The SAGE Handbook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edited by John Scott and Peter J. Carrington, 1–8. London: SAGE. DOI logoGoogle Scholar, 4)。對於由互動連接的社群網絡,加權出度中心值可以解釋為一種熱忱(即提供有意義資訊的意願)和能力(即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權出度中心值是用以衡量每個協作者的相對「權重」,並反映線上協作翻譯社群網絡中的多方使用者關係。

4.研究方法

本研究探討譯言四個線上協作專案的存檔。在本研究中,協作的定義為每位協作者翻譯文章的一部分,而協作者可彼此觀看、評論和修改他人的譯文。所分析的個案是譯言編輯在2011年和2012年發起的第一批線上協作翻譯專案。這些案例雖然看似過時,但選擇的因素如下:(1)這些專案幾乎沒有專案管理人(Project Manager,PM)自上而下的管理,表示協作者對其活動有充分的自主權;(2)譯文編輯為集合而成的整體貢獻,而譯文則是無組織架構的線上協作環境的成果;(3)自當時起,翻譯平台就是開放使用的,至今亦然;以及(4)不涉及報酬,所以協作者的表現不受物質回報所影響。這些早期的案例歸納了譯言非結構化開放協作實踐的雛型,也反映了以用戶為中心的線上環境中,參與文化和自我組織趨勢的概況。

相似的協作模式持續在譯言蓬勃發展,也體現在不同的科技平台上,如譯言協作編輯工具(可至譯言官網公開查詢)、由騰訊QQ(中國的即時通訊軟體)協助的微軟Word、TitanPad(Yu 2019Yu, Chuan 2019 “Negotiating Identity Rol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Online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In Online Social Translation: New Roles, New Actors? edited by Julie McDonough Dolmaya and María del Mar Sánchez Ramos, special issu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2 (2): 231–252.Google Scholar)和其他各種協作文件編輯工具,都是根據協作者的喜好而設計的。

4.1資料蒐集

本研究分析的樣本摘自譯言當時在開放協作專案中最受歡迎的兩個主題:健康和商業11.資料根據譯言編輯和科技小組所提供的統計資料。由於審查制度和媒體規範,譯言自2006年成立以來,網站和內容更改過三次,相關資訊的連結已失效。然而,本研究的專案協作平台在國外獨立運作,因此仍然可以使用。。談話性對話皆由結案歸檔中蒐集而來。每一個專案的互動和編輯都自動儲存於協作平台Sync.In(見http://sync.in/),Sync.In是一個線上協作文字編輯工具,可即時同步多重編輯和小組文本討論。協作者的互動以聊天的形式呈現,標有發送者的用戶名和傳送時間。

表2摘錄了所分析專案之特點。「主要參與人數」是指每專案初始參與翻譯的協作者人數(即譯者)。譯者的身份匿名為:T1、T2、T3,依此類推。在專案後期加入並只參與校稿的校對者匿名為:R1、R2、R3,依此類推。專案發起人(即譯言編輯者)為專案管理人。需要說明的是,健康專案一的持續時間雖然最長,但有九天沒有任何編輯紀錄,專案管理人也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加速進程。

表 2.研究專案之特點
組織架構 獨立、使用者主導
專案名稱 健康專案一 健康專案二 商業專案一 商業專案二
主要參與人數     11     7     8    3
原文長度(字數) 10,607 5,389 6,080 962
專案總時長(天數)     31     8    10    5
協作平台 http:/​/sync​.in​/sFIooyhScG; http://​sync​.in​/dK9Vno0MJi http://​sync​.inoITetldYuU http://​sync​.in​/2c4J1fhFXF http://​sync​.in​/VCFGP8nF9r

4.2資料分析

本研究之資料分析步驟有二。第一,使用對話行為分析來確定對話行為的頻率和類別,並取得線上人與人互動中的學習過程。第二步驟,使用社群網絡分析來視覺化溝通模式,歸納協作者之間的關係,並說明協作者對專案的貢獻。

4.2.1第一步驟:對話行為分析

在註解對話記錄時,研究人員發展出具有特殊對話行為的互動類型學。根據先前針對協作系統中協作者互動的研究(Soller 2001Soller, Amy 2001 “Supporting Social Interaction in an Intelligent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12 (1): 40–62.Google Scholar; Babych et al. 2012Babych, Bogdan, Anthony Hartley, Kyo Kageura, Martin Thomas, and Masao Utiyama 2012 “MNH-TT: A Collaborative Platform for Translator Training.” Translating and the Computer 34: 1–18.Google Scholar),對話行為的定義按主題分組如下:

一般互動:以完成專案任務為目的,促進對話溝通,滿足協作者之間社群網絡需求的對話行為。

資訊互動:提供、討論與專案和翻譯內容相關資訊的對話行為。

維護:接收資訊、讚賞和或鼓勵成員參與的對話行為。

狀態:與工作進度相關之對話行為。

其他:上述類別以外的對話行為。

表3顯示了本研究中分類和定義互動的方式。為了確認,對話行為中的「詞彙需求」(Term request,TR)和「詞彙確認」(Term clarify,TC)等「詞彙」,包含專業詞彙需求和一般詞彙。「詞彙需求」表示詞彙層面的資訊需求,而「文本需求」(Text request,XR)表示句子層面或以上的資訊需求(例如,協作者會要求另一位協作者查看遇到問題的句子,或要求協助翻譯整個段落)。

應注意的是,對話串可歸類為多個對話行為模式。如此看來,「留言互動」(Comment ,CT)和「修訂意見」(Revision comment,RC)的分類則較具挑戰性。將「留言互動」放在一般互動類別的主要原因,是這種對話串通常不涉及翻譯的實質內容。如果在需求和確認的後續對話中出現評論,「留言互動」就有助於資訊互動。因此,在分類對話行為時,需要考慮整個對話的脈絡。

本研究對協作者溝通的註解主要考慮對話行為的發送者、類型和頻率。對話行為是根據對話串來計算。沒有明確標明特定對象的訊息,即視為傳送給群組所有人。

表 3.本研究所使用的溝通形式分類
互動類型 對話行為 敘述
一般互動 委託 (Commission,CM) 公告任務;承接任務
留言互動 (Comment,CT) 對原文(source text,ST)或與原文相關的主題進行評論;對專案的進度(如速度、工作流程等)進行評論;對最後的需求進行評論(不直接給答案)
社交 (Social,SO) 與協作者建立社交網絡;討論與專案無關的事情
資訊互動 一般資訊 (General information,GIF) 提供與項目相關的一般資訊(例如,翻譯需求、專案進度、平台使用等)
資訊需求 (General information,IR) 詢問技術問題(如:平台的使用)和專案相關的問題(如:工作流程),通常是「六何」類型問題
資訊確認 (Information clarify,IC) 提供對上一個訊息需求的答覆
詞彙需求 (Term request,TR) 提出與特定詞彙的翻譯相關的問題
詞彙確認 (Term clarify,TC) 解釋或直接提供詞彙需求的翻譯;論證或證明自己選擇特定詞彙翻譯的理由
文本需求 (Text request,XR) 提出與原文句子、段落或區段的翻譯相關問題
文本確認 (Text clarify,XC) 解釋或直接提供所需文本的翻譯;論證或證明自己選擇某一特定文本的翻譯理由
修訂需求 (Revision request,RR) 請他人修改自己的譯文
修訂意見 (Revision comment,RC) 對自己的譯文提出一般性的修改意見或建議(即形成性的反饋)
維護 動機 (Revision request,MT) 激勵小組成員;鼓勵他人參與。
認可 (Acknowledgement,AK) 向協作者表示自己已經收到訊息;感謝他人對任務的評論或貢獻;稱讚他人的成果
狀態 狀態確認 (Status Check,SC) 詢問任務進度
狀態報告(Status report,SR) 回應進度調查;主動報告自己的進度
其他 其他對話行為 (Miscellaneous dialogue act,MIDA) 任何不符合上述類別的對話行為

4.2.2第二步驟:社群網絡分析

本研究的社群網絡分析主要考慮中心化程度和網路視覺化。每個專案的網絡行為者之重要性,是使用加權出度的中心性來衡量。與其他對話行為相比,提供專案相關資訊(一般資訊(GIF)和資訊確認(IC))和翻譯相關訊息的知識溝通(詞彙需求(TR)、詞彙確認(TC)、文本需求(XR)、文本確認(XC)和修訂意見(RC))的對話行為權重加倍,因為這些都會直接影響翻譯的進度和品質。因此,特定協作者中心性的加權出度是由協作者在留言板上的對話行為數量和類型決定的。

視覺化通常用來呈現社群網絡的特徵。社群網絡視覺化的優勢,在於複雜度降低了,使研究者能夠使用社群網絡分析中的各個指標為視覺化的基礎,輕鬆地確定網絡中的關鍵協作者和群組。在本研究中,社群網絡分析使用了開放原始碼軟體Gephi(見https://​gephi​.org)。網絡視覺化僅將資料轉換為圖表,可能會影響分析的重點(Bruns 2012Bruns, Axel 2012 “How Long is a Tweet? Mapping Dynamic Conversation Networks on Twitter using Gawk and Gephi.”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5 (9): 1323–1351. DOI logoGoogle Scholar)。為了避免這個問題,註解社群網絡時會考慮對話行為分析的結果。

5.研究發現與討論

本節探討本研究中譯言協作翻譯專案的核心溝通活動。首先是關於輪流發言的順序和協作者在協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接著是對話行為的具體順序是如何進行,以及從組織管理和知識溝通的角度看其影響。最後,透過社群網絡分析將資訊流通和溝通的模式視覺化,以利辨識多方使用者關係。

5.1角色輪替和多重任務

協作者在對話串中自然地輪流扮演功能性角色,形成成果豐碩的對話溝通,這也是社會基礎的特性。例如,在健康專案二中,T6在三個連續的對話串中扮演了三種不同的角色:在其中一個環節中扮演提問者的角色以確認需求,如「初稿要什麽時候完成啊?」或「為什麽總是斷線呢?」;在下一個環節中又扮演了顧問的角色,在翻譯詞彙時提出具體建議;最後,在另一個對話串中,對一個表示原文太難的協作者,扮演鼓勵者的角色。

在這些專案中,溝通過程中自然的角色轉換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可見在這種線上協作環境中,由於沒有限制各個翻譯者的角色,協作者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作出貢獻。多次角色轉換的累積不僅維護了協作專案的社會基礎,也增加了個人價值。

5.2對話行為分析

表4為每專案中互動類別的總量,結果顯示,一般互動和資訊互動佔了大部分的溝通,而涉及維護和狀態的互動頻率要低得多。這個結果可以解釋為,這四個專案主要是由使用者驅動的,而專案管理人較少參與設計和協調協作者間的互動。專案管理人只負責召集志願者,根據志願者的數量將原文分成字數相近的區塊,並訂定時程執行專案。圖1顯示了每專案中的對話行為數量,並以顏色來區分互動的類別。

表 4.個互動類型中對話行為的總數
互動類型 健康專案一 健康專案二 商業專案一 商業專案二
一般互動 24 137 249  61
資訊 53 115 197  47
維護  7  18  38  11
狀態  5  25  44  21
總數 89 295 528 140
圖 1.每個專案的對話行為數
fig1a.svg
fig1b.svg
fig1c.svg
fig1d.svg

5.2.1一般互動

在一般互動類別中,「社交」(SO)是研究專案中最常見的對話行為(見圖1)。「社交」訊息通常以 「Hi,XX,歡迎加入 」或 「我來啦,有人在嗎?」,最後再以 「我先下線了,拜拜,下次見 」或 「晚安」結束。「社交」可視為個人協作者的參與指標。雖然與翻譯內容無關,但「社交」對話行為意味著協作者對與他人合作的意願:協作者如不斷地進行「社交」對話行為,表示該協作者仍參與專案,因此不太可能忘記任務。透過追蹤「社交」對話行為的分布和頻率,專案管理人可以發現消極的協作者。若有協作者不與同伴互動,也不像其他人那樣執行工作,那這名協作者很有可能就會退出專案,或有遲延完成工作的風險。遇上這種情況,專案管理人最好親自聯繫消極協作者以確認其工作狀態。在譯言,協作者可以透過平台的「私人訊息」功能進行聯繫。「社交」可以有效地了解協作者的進度,並規劃突如其來的變化,以降低專案可能遇到各種程度的風險。

商業專案一中的留言互動(CT)數量,是所有對話行為中最多的(共113次),其次為健康專案二和商業專案二的互動頻率(見圖1)。「留言互動」為協作者在整體專案中的留言(包含原文、時程、專案指導和協作平台)。例如,在商業專案一中,T2表示:「我覺得多人分段審的話,前後會不太統一的」。在同一個專案中,T6透過協作平台的編輯器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原文在上,譯文在下的呈現方式太不好用了!很難習慣」諸如此類的話題在留言版上一直開展下去。因此,「留言互動」可作為蒐集協作者真實反饋的有用工具,因為這些互動都是在自然環境中所發生。仔細分析這些互動對於組織未來的線上協作專案非常有利。

其他關於「留言互動」的討論包含協作者提出與提問相關的對話行為(即資訊需求(IR)、詞彙需求(TR)和文本需求(XR))。由於對話片段只是討論而沒有直接的答案,所以歸類為「留言互動」。這些仍然可以作為顯示何時應該介入處理問題的指標。例如,在一個例子中,譯者不確定該如何翻譯一個澳大利亞醫療機構的名稱,也無法解釋為何如此翻譯。然而,全案無法達成共識,最後專案負責人提議諮詢專業的語言學家。「留言互動」對話串的開始,即代表此專案進入對話溝通的階段,而連續的討論則表示進入接受階段(即協作者開始理解他人在前文中嘗試表達的內容,而交換意見則是這種理解的證據)。

對話中的工作委託(CM)表示公告任務和承接任務。「委託」的頻率相對較低,因為並非所有協作者都會透過留言板明確提出承接任務;反之,協作者通常都直接開始工作。由專案管理人提出的「委託」,通常為翻譯初稿階段後的工作分配,包括要求協作者互相修改(需要對於譯文進行補充)。提出這個需求之前,修訂大部分都是由參與者本身自行修訂,協作者不會主動修訂他人的譯文。

與專業領域不同的是,工作分配相關的對話顯示了專案管理人和協作者之間存在高度自主和彈性的人事關係。透過「委託」的對話行為不會將特定工作分配給特定的人,對話中的語言也是以簡略的方式呈現。「有人能翻譯第四部分嗎?」和 「大家互相校對一下吧?」。協作者仍然可以自由地決定是否願意接下額外的工作,這吸引了許多喜歡自主工作環境者加入線上合作。然而,這樣的自由也帶來了管理上的挑戰:如果協作者對指派任務的反應不明確、不清晰,那麽專案管理人就會很難預測工作的進度並監督進程。這也會導致工作承接的混亂。從這個角度來看,基於線上協作翻譯人員的流動性和複雜性,「委託」的對話行為顯示了專案管理人密切參與協作工作之重要。這不一定是由上而下的管理方法。分配任務和請求額外幫忙時,語氣和緩一些將有助減輕工作延遲和人力資源短缺的組織風險。

5.2.2資訊互動

5.2.1節從組織和管理的角度討論了對話行為的意義(即有助於預測專案發展的對話行為)。本節從翻譯工作者的角度分析了資訊互動,其中包含評估個人表現和集體能力呈現的對話行為,而這些行為與翻譯的本質息息相關。

如圖1所示,總體而言,與確認相關的對話數量(資訊確認(IC)、詞彙確認(TC)、文本確認(XC))等於或略多於與需求相關的對話數量(資訊需求(IR)、詞彙需求(TR)、文本需求(XR))。這表示需求是透過協作者的溝通來處理的。在這四個專案中,「詞彙確認」的數量超過了「詞彙需求」的數量,這是因為單一「詞彙需求」會引起多則回應。此外,在某些情況下,即使沒有出現「詞彙需求」,協作者也會主動解釋並論證為什麽需要修改詞彙。這通常也同時出現另一種對話行為,修訂意見(RC)。

表5列出了健康專案二中,一個與「詞彙需求」、「詞彙確認」與「留言互動」(Comment)相關的例子。在該例子中,T1和R(修訂者)討論了一個詞語搭配的問題。T1提出了初始「詞彙需求」並要求「詞彙確認」。R表達了看法,並解釋該問題在中文的語境中該如何搭配使用。T1接受了R的意見,最後達成共識(「詞彙確認」及認可(AK))。

表 5.健康專案二中「詞彙需求」、「詞彙確認」和「留言互動」的例子(TR=詞彙需求,TC=詞彙確認,CT=留言互動,AK=認可)。
時間戳記 協作者 原文 翻譯 分類
14:50 T1 发病率应该说增长吧? Can ‘发病率’ [morbidity] collocate with ‘增长’ [increase]? [grow] TR
14:50 T1 不对应该是升高 No, perhaps it should be ‘升高’ terms are ok. TC
14:51 R 增长。。、、好像均可 ‘增长’… [increase] It seems both [grow] sounds more natural CT
14:52 T1 感觉提高或者升高比较舒服 I feel ‘提高’ [raise] or ‘升高’ with ‘高低’ [high/low\ CT
14:52 R 比率一般说高低 ‘比率’ [rate] usually collocates CT
14:53 T1 那就升高。。 Let’s use ‘升高’ [grow]. TC, AK

一個對話段落可以包含多個對話行為。「留言互動」和「認可」這兩個行為經常在與需求和確認相關的對話行為中出現。「留言互動」代表了對所提問題的暫定觀點或個人判斷,而如「認可」與「確認」同時出現的話,則代表了互動的結果,換句話說,就是向小組成員宣布已接受的解決方案。這顯示溝通能夠幫助協作者透過共同努力解決問題,更重要是強調了協作專案中協作者互相學習的過程。索取資訊、提供和接受反饋的過程,使協作者對於如何以及為何要以特定方式進行翻譯能夠彼此溝通。

至於修訂,修訂需求(RR)通常發生於協作者不確定譯文是否合適,並要求別人協助檢查有挑戰的文字時,或是當協作者發現沒有檢查到譯文的某個區塊(工作分配的單位)時,也會提出「修訂需求」。對於誰應該為哪一個部分執行哪個任務沒有明確的指示,因此「修訂需求」是協作環境中自我組織的一種表現。協作者會自己協調工作和時程,以確保文本的每一部分都會修訂。

此外,修訂意見(RC)並不一定等於對特定「修訂需求」的反饋。大多數關於「修訂意見」的對話行為是對協作者翻譯的一般評價或建議(即形成性反饋)。例如,一個「修訂意見」表示「第九行的譯文感覺太拗口了,精簡一下吧。」。「修訂意見」是協作專案中隱含的知識溝通機會。

表6列出健康專案二T6和修訂者(R)之間的連續對話串,其中大部分的對話行為與資訊有關。所顯示的包括譯者的困惑(修訂需求),校稿者的說明(修訂意見),以及兩者間的交換意見(留言互動)。大家可以從表6中看到,文法和語義問題如何透過互動得到解決。表5中「詞彙需求」和「詞彙確認」的例子教大家更能看清楚一點:在需求和確認的對話過渡期中,知識溝通是不可或缺的。這樣的互動提供了一個渠道,使這些個人精心設計的反饋得以給予和接收,也就是說,協作者皆能接受解釋和修改的論證。

表 6.資訊互動的例子(RR=修訂需求、IR=資訊需求、IC=資訊確認、XR=文本需求、XC=文本確認、CT=留言互動、AK=認可、RC=修訂意見、TR=詞彙需求、TC=詞彙確認)
時間戳記 協作者 原文 翻譯 分類
22:24 T6 再帮我看看第六段黑体部分吧 Please help me check the sentence in bold in paragraph 6. RR
22:31 R 帕吉特质疑,是否存在一种导致癌症的物质,即所谓的致癌物? Is it the sentence ‘Paget asked if there is “one material for cancer, one carcinogen,” that may form different but closely allied compounds? IR
22:31 T6 对,有两个one, 我对one很困惑 Yes. There are two ‘One’s in the sentence. I’m confused. IC,XR
22:31 R 我觉得第二个one carcinogen是同位语 I think the second ‘one’ is the appositive clause for ‘carcinogen’. XC
22:31 T6 Right. AK
22:32 T6 那下面的one? How about the ‘one’ in the following? XR
22:32 R 这是偶的 拙见。。。不知正确与否。。。 It’s just my humble opinion… I don’t know whether it is correct or not CT
22:32 T6 翻成一种我总觉得与原文相反…… If ‘one’ is translated as ‘一种’[category], I feel it expresses the opposite meaning of the source text. CT
22:33 T6 嗯嗯 集思广益嘛 Yeah, we can draw on collective wisdom and absorb useful opinions CT
22:34 R 什么叫没有’一个癌症’?听起来好恐怖 What do you mean by ‘一个癌症’ [one unit of cancer]? It sounds terrifying. RC,TR
22:35 T6 我就觉得不妥啊…… 可是翻成一种癌症 似乎也不好…… I know it’s improper…but ‘一种癌症’ [a type of cancer] seemsproblematic , as well. CT
22:35 R 是不是应该是’ 癌症种类繁多 Maybe ‘癌症种类繁多’? [a TC variety of cancer]
22:37 R 反正意思应该 是,不止一种癌症。。。换句话说,就是种类繁多了??? 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XC should be, ‘We now know there is more than one type of cancer’… In other words, it means a variety of cancer.
22:37 T6 一语惊醒梦中人…… Your words awaken me… AK
22:37 R material 翻译成原料是不是不 妥?物质怎样? ‘Material’ translated as ‘原料’ RC [raw material] seems improper, how about ‘物质’ [substance]?
22:38 T6 我曾经翻得就是物质 但因为我之前的假设就是错的 所以就全改错了 I translated it as ‘物质’ CT [substance] before, but my assumption was wrong, my changes were wrong, as well.
22:39 R 原料,好像一般是指工业中的生产原料。。。 ‘原料’ usually refers to the raw TC material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22:39 T6 嗯 我的本意就是要把它改了……结果你那么一提醒…… Um… My intention is to correct CT it… Now that you reminded me…
22:40 T6 嗯嗯 我再看看…… 谢谢 I’ll reconsider it…Thank you. AK
22:40 R 啊。。。。 啊。。。不好意思。。。可能我理解有误。。。 Ah…Excuse me… Maybe I CT misunderstood [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CT
22:40 T6 你对的呢…… Your understanding is right… AK
22:41 R 还有那个’一次性诊断’ 是不是也有问题呢? Also, ‘一次性诊断’ [one-time test] seems problematic, as well
22:41 T6 是啊 全是one一个系列的问题, 所以我全黑体出来了 Yes… They are all the ‘One’ series problems. This is why I put them in bold. RC
22:41 T6 我觉得后面的内容介绍的是很多种诊断方法也。。。 I think ‘很多种诊断方法’ [a variety approaches of testing cancer] is also [problematic]… CT, XR
22:41 R 看着特别别扭, 但是自己又想不出来…… It reads very awkwardly. But I can’t think of a better one… XC
22:42 T6 我觉得意思应该是。。对致癌物的诊断也是多方面的 I think the meaning is… ‘对致癌物的诊断也是多方面的’ [test for carcinogens depends on multiple aspects]Ha-ha, eh, it’s the same with CT
22:43 R 哈哈 嗯嗯 我跟之前的one都一个道理 Ha-ha, eh, it’s the same with my previous ‘One’ problems. CT
22:44 R 我觉得就应该和上面是一样的。。。。拙 见。。。不要介意哦。。。 I think it is similar to the previous problems… My humble opinion… Please don’t mind it . AK

此外,對話中的語言也值得注意。在對他人的翻譯提供反饋時,部分協作者表現出禮貌和謙虛的態度(見表6中劃線、加粗的語句)。他們不做太過強硬的陳述,而是用委婉的語詞來緩解語氣,提供資訊提供者和接受者一個談判空間。這種作法可能源自中國傳統的謙虛文化(Gu 2011Gu, Yueguo 2011 “Modern Chinese Politeness Revisited.” In Politeness Across Cultures, edited by Francesca Bargiela-Chiappini and Dániel Z. Kádár, 128–148.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DOI logoGoogle Scholar),也可能是源自線上協作環境鼓勵參與的特性,協作者視大家為同儕而非上下的關係(這在專業領域或正式培訓環境中很常見)。因此,知識性的溝通在譯言中可以更隨意和輕鬆地進行。

簡言之,資訊互動這個大類別涵蓋了能夠在協作專案中最大限度地分享訊息和知識的對話行為。

5.2.3維護

與其他類型的互動相比,維護類型的對話行為較少(見圖1)。動機(MT)是最不常見的對話行為。可能的原因是,在研究專案中,協作者都是自願參與,換言之,他們的貢獻動機來自於自我激勵。

認可(AK)和「動機」在調解和促進成員參與上有著共同的含義。在這項研究中,大多數「認可」是為了表示欣賞、讚美同伴的工作,或對某人的貢獻表示感謝。這種對話行為可視為是參與式文化中的激勵機制,用以獲得社群內的認可,並顯示每個人的貢獻都受到重視(Jenkins 2006Jenkins, Henry 2006Fans, Bloggers, and Gamers: Exploring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Google Scholar)。這也是一種禮貌的表現,對建構社群是有益的。「認可」是維持關係網絡凝聚力和社會秩序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

表7列了一些「認可」在不同情況下的例子。在健康專案二中,T2的翻譯得到了負面的評價。T2在回應中感謝同伴在修改譯文方面的努力,並展現提高自己語言和翻譯能力的決心。

表 7.「認可」在各種情況下的例子(AK=認可,GIF=一般資訊)
時間戳記 協作者 原文 翻譯 分類
16:38 R1(Business Project I) 好。。。你们的译文我一直在欣赏呢 Sure… I always enjoy reading your translation. AK – compliment
09:22 T2 (Health Project II) 谢谢你们能够耐下心帮我修改,你们说的这些也更加激励我来学习英语,学习翻译,我注册这个网站也就才 Thanks for revising my part. What you guys said about my translation motivates me to learn harder both English and translation. I only became a Yeeyan member two weeks ago. My translation is at the level of literal translation. I know it took lots of effort for you to revise it. AK – gratitude
21: 30 T2(Business Project II) 两周时间,翻译还停留在直译的水平。让你们为难了,在这里我也学到了很多,开始慢慢上道。看你们的文字我也收获了很多,同时我也看到了差距,好像其他部分改动的不是很多。虽然你们说的让我有点受刺激,不过这也是好事,知难而进,希望各位前辈多多批评。 I learned much from this collaborative project, and now I am starting to know how translation works. I gained a lot from your comments and your translation. I saw the quality gap between my translation and yours. It seems that there weren’t many changes made in others’ translations. Your comments made me quite frustrated, but it is a good thing. I’ll keep improving despite the difficulties I may come across. Hope you guys can help me and offer suggestions.
T1, I agree with your translation choice.
AK – approval
16:50 T6 (Health Project I) T1, 嗯,我同意你的那个翻译大家别忘了把专有名词添加到统词表啊 Guys, don’t forget to add the specialised terms to the glossary list. GIF
16:51 T10(Health Project I) 嗯,知道了, 等会加 Sure, got it. I’ll do it later. AK – receipt of information

「認可」的最後兩個例子與團體內部的資訊流動相關。譯言的協作翻譯專案體現了高度的集體努力。「認可」是對話的最終接受階段,顯示對前面對話中資訊的認可或接收。每一個翻譯相關問題討論之後的認可(詞彙確認(TC)、文本確認(XC)、留言互動(CT)和修訂意見(RC))都顯示該問題已成功解決。這也是進入下一個新階段的跡象(例如,討論一個新的主題)。

因此,「認可」代表了對某人在對話中或整個翻譯專案之貢獻的正面回應,而認可也可與「動機」結合以促進成員參與。

5.2.4狀態

狀態類別影響專案的工作流程和進度。狀態確認(SC)通常在三種情況下進行:(1)專案管理人檢查貢獻者的工作進度時;(2)協作者檢查協作者的工作進度時;以及(3)協作者詢問專案進度時。表8列出「狀態確認」和「狀態報告」的例子。

表 8.「狀態確認」和「狀態報告」的例子(SC=狀態確認,SR=狀態報告,RR=修訂需求,SO=社交,CM=委託)
時間戳記 協作者 原文 翻譯 分類
22:48 T6 校对得怎样了啊? How is the revision SCprogress? SC
22:49 T1 我校了第二段的一部分, 其他的不知道 I’ve revised some of Part 2. SR I don’t know how theremaining parts are.
01:03 R 你在校哪一段? Which part are you revising SCnow? SC
01:04 T6 T1的部分 I’m on T1’s part. SR
07:49 T6 一、三、四部分我全部校对了一遍; 二部分我校对了后半部分;七部分我校对了前半部分。打下划线部分大家看看吧……太累了, 我去吃饭吃了…… 大家早安! I’ve revised Parts 1, 3 and 4, as well as the second half of Part 2 and the first half of Part 7. Can someone help me check the underlined sentences? I’m too tired. I’m going to have some food now… Good morning, everyone! SR, RR, SO
07:50 T6 五六部分没看 大家一起看看吧~ Part 5 and Part 6 are left unchecked. Let’s do them together. SR, CM

「狀態報告」較「狀態確認」更隨機地發生,這不一定是某個人對「狀態確認」的反應,也許是協作者自發地報告了他們的工作狀況,這解釋了圖1中「狀態報告」的數量高於「狀態確認」的原因。一方面,「狀態報告」說明專案整體進度為所有貢獻者的進度。另一方面,這也是一種避免重工的策略,特別是在一個很少提供明確指示的開放性線上協作環境。對於那些管理較為不足的專案,專案管理人必須關注「狀態確認」和「狀態報告」的對話行為,因為協作者多使用這些 「供你參考」的評論,而非正式報告,來告知協作者他們的進度(見表8中最後兩個例子)。「狀態報告」可以用來指示哪些工作正在執行或已執行、由誰執行,並指導專案的未來方向,像是是否需要增加更多的功能角色或調整工作流程等。

5.3社群網絡分析

圖2描繪了研究專案中,協作者之間的關係與資訊流動。每個節點代表一個人(協作者),線或邊代表他們之間的聯繫(相互作用)。顏色用來區分協作者的主要角色。兩個協作者之間的互動頻率可見於每條邊的權重上:線越粗越深,互動越多。評論員(C)沒有實際參與翻譯專案,他們純粹透過留言板與其他人進行訊息溝通。他們主要進行了兩種對話行為:資訊確認(IC)和留言互動(CT),用以回答別人的問題(譬如怎樣使用協作平台)和對整個專案進行評論(如翻譯的進度)。每個專案最小的節點為沒有參與互動的主要協作者(作為訊息發送者)。因此,他們是網絡中的訊息接收者,而這些節點的串聯,代表所有發送給他們的訊息。

社群網絡中最顯著的特徵是網絡中存在大的節點,代表對話貢獻最大的關鍵行為者。如第4.2.2節所解釋,在社群網絡分析中,協作者之間的關係可增加權重。在本研究中,提供專案相關資訊的對話行為,與翻譯相關的知識溝通皆雙重加權,因為在指導協作進度和翻譯品質上具有更大的影響力。

表9顯示社群網絡分析的資料結果。加權出度的中心性是由個人送出的對話數量和類型所決定的。

圖 2.研究專案的社群網絡分析的視覺化
圖 2.
表 9.每個網絡中的關鍵行為者屬性
互動網絡 健康專案一 健康專案二 商業專案一 商業專案二
關鍵行為者 T6 PM2 T6 PM1 PM1 T2 T1 T3
對話總次數 21 21  76 63 126 109 68 30
加權出度中心性 66 53 115 76 262 136 78 31

在健康專案一中,T6和PM2在協作者互動中貢獻最大,幾乎佔專案對話片段總數的25%。他們是互動網絡中的關鍵行為者。然而,由於T6執行了更多的加權對話行為,T6在網絡視覺化中的作用比PM2更重要(見圖2)。在健康專案二中,T6作為最活躍的節點脫穎而出(貢獻了總對話行為的26%),其次是專案管理人一(他的對話行為佔總對話行為的21%)。

在商業專案一中,發起人PM1是最顯著的協作者(貢獻了總對話行為的24%),其次是T2,佔了對話行為的21%。在商業專案二中,T1佔據了網絡的中心位置,幾乎佔了專案對話的49%。協作者(R1和R2)在最終版完成的前一天默默地執行修改工作,因此與其他協作者沒有聯繫。

加權的出度中心性可以視為一個熱忱和能力的指標,對有效的合作有正面的貢獻。結合對話行為分析,接下來的討論將集中在關鍵行為者如何影響專案的發展。

關鍵行為者經常進行的對話行為有:社交(SO)、留言互動(CT)、詞彙確認(TC)、文本確認(XC)、資訊確認(IC)、修訂意見(RC)和狀態報告(SR)。首先,在本研究中,「社交」通常發生在大多數談話的開始和結束。主要協作者透過「社交」對話行為啟動對話,為合作創造積極的氛圍,並刺激其他人的參與,達到雙重效果。「社交」對話行為鼓勵更多的協作者加入對話,並給協作者留下有人與他們一起工作的印象。在「社交」之後,其他對話行為可以自然而然地接續進行。「留言互動」代表與專案相關的訊息溝通,更重要的是對翻譯相關問題的討論。「留言互動」與「社交」類似,對話行為會將話題引導到選詞、理解原文和句法等面向所遇到的困難。

「詞彙確認」、「文本確認」、「資訊確認」和「修訂意見」是對他人訊息的反應,反應了網絡內資訊的不斷流動:有人提出需求或詢問,其他人就會回應。透過「詞彙確認」、「文本確認」和「資訊確認」等對話行為,研究專案中的主要協作者作為問題解決者,為協作者的問題提供直接的解決方案,並脫穎而出成為網絡中的主要資訊提供者。這些對話行為包含了從本質上提升翻譯品質的建議。

作為一種對話行為,「狀態報告」是衡量專案進度最直接的指標。我們注意到關鍵行為者通常會主動報告他們的任務狀況,以作為一種從眾效應,其他協作者在使用的對話行為和表現的行為方面都會以他們為榜樣。透過這種方式,關鍵行為者進一步協調其他協作者的參與,並相應地重新安排工作。

總而言之,在譯言協作的研究專案中,關鍵行為者是那些激勵思考、提供資訊、解決問題和協調的人。藉由優化協作模式和提升知識交換程度,在增進集體努力效益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社群網絡分析的另一個特點是互動模式。關於互動方向和位置間的身份,多種形式的互動是顯而易見的:一對多、多對一和多對多。如圖2所示,連接不僅發生在關鍵行為者和外圍節點之間,也發生在一般協作者之間,這在每個專案中形成了一個星形網絡。在這項研究中,由於互動是在留言板上進行的,資訊流動對所有參與者都是公開的。這種互動模式的高透明度透過保持個人參與的自主性(即自由決定是否互動、與誰互動和要以何種內容互動),與為協作者提供不受約束的機會,透過自由詢問、回答和與廣泛選擇的對話夥伴辯論來實現互惠和自我效能,從而擴大對話的覆蓋面。

總而言之,透過對協作者之間互動的社群網絡分析,確立了協作翻譯專案中關鍵行為者的存在,並研究了使他們處於這些關鍵位置的對話行為。結果發現多樣化的互動模式擴大群體內的知識溝通。

6.結論

本文對中國業餘翻譯社群譯言的線上協作實踐進行深度的專案研究。本研究從網絡層面檢視協作者,並認為溝通是翻譯研究中值得探究的另一種模式。溝通不僅發生在譯者和原文之間,同樣發生在網絡中涉及的任何數量的其他「行為者」之間(Huss 2018Huss, Joanna T. 2018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In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edited by Kelly Washbourne and Ben van Wyke, 389–405. London: Routledge. DOI logoGoogle Scholar, 391)。本研究從經驗證明,不應僅僅從其語言活動(即翻譯和修改)的角度來觀察這些參與協作環境中的使用者,還應該從他們作為協作者的角度觀之。

譯言的例子說明溝通是如何賦予協作者可塑形的能力,從而推動協作努力和翻譯品質的發展。在Risku、Rogl和Pein-Weber(2016Risku, Hanna, Regina Rogl, and Christina Pein-Weber 2016 “Mutual Dependencies: Centrality in Translation Networks.” The Journal of Specialised Translation 25: 232–253.Google Scholar)的研究基礎上,本研究確定了線上業餘翻譯網絡更大範圍的功能角色。翻譯工作者有意或無意地隨著情況的變化而改變他們的角色,例如作為資訊提供者、資訊需求者、問題解決者、協調者和催化者。他們作為翻譯工作者的價值需要在業界和學術界得到證明和認可。

社群網絡分析顯示,在這個線上協作環境中,個人貢獻方面存在著等級關係。這與Risku、Rogl和Pein-Weber(2016Risku, Hanna, Regina Rogl, and Christina Pein-Weber 2016 “Mutual Dependencies: Centrality in Translation Networks.” The Journal of Specialised Translation 25: 232–253.Google Scholar,11)的發現相契合:某些成員在業餘社群中的高能見度使「原本旨在缺乏等級制度和高度民主的基本原則變成了一個結構化系統」。本研究分析的案例主要是自我組織的,專案管理人很少干預。從對話行為分析可見,這些案例不是隨機的自我組織。在協調和激勵集體努力方面,以及在團隊成員之間傳遞知識方面,關鍵行為者不可或缺。另一個有趣的發現是,等級關係隱隱然見於對話本身,但這並沒有貶低或限制協作者的表現。這可能與參與式文化的精神相關:每個人的貢獻都很重要(Jenkins 2006Jenkins, Henry 2006Fans, Bloggers, and Gamers: Exploring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Google Scholar)。

本研究還指出了線上協作轉換中的學習層面。透過多樣化的互動模式展示了知識溝通過程,其中既有形成性的反饋,也有闡述性的反饋。

整體而言,這項研究提出在協作翻譯實踐的溝通分析中可使用的準則,以便充分描述翻譯工作者的行動和貢獻。對話行為從組織管理、知識溝通和多方使用者關係的角度概念化,展示了作為跨領域研究模式的翻譯協作,而其方法則借鑒於教育研究和社會研究。

研究範圍所限,因此所分析的對話話語包括線上協作翻譯過程中簡單而直接的協作者溝通。因此,這些資料不能窺見所有翻譯和知識生產中溝通全貌之複雜,例如嚴格管理的專案或有更多利益相關者的網絡中的溝通模式。此處介紹的是一個中國特定社群的案例研究,因此研究結果放諸其他情況,或有不適用者,特別是不同的、協作風氣不盛的文化中的線上協作翻譯。未來的研究方向可朝不同的背景研究關係變量,例如在更大、更複雜的環境中進行研究,探研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如編輯、出版商、競爭者和讀者,或者其他文化背景等。

筆記

1.資料根據譯言編輯和科技小組所提供的統計資料。由於審查制度和媒體規範,譯言自2006年成立以來,網站和內容更改過三次,相關資訊的連結已失效。然而,本研究的專案協作平台在國外獨立運作,因此仍然可以使用。

參考文獻

Abdallah, Kristiina, and Kaisa Koskinen
2007 “Managing Trust: Translating and the Network Economy.” In Buzelin and Folaron, 673–687.Google Scholar
Alfer, Alexa
2017 “Entering the Translab: Translation as Collaboration, Collaboration as Translation, and the Third Space of ‘Translaboration’.” In ‘Translaboration’: Translation as Collaboration, edited by Alexa Alfer, special issue of Translation and Translanguaging in Multilingual Contexts 3 (3): 275–290. DOI logoGoogle Scholar
Babych, Bogdan, Anthony Hartley, Kyo Kageura, Martin Thomas, and Masao Utiyama
2012 “MNH-TT: A Collaborative Platform for Translator Training.” Translating and the Computer 34: 1–18.Google Scholar
Bruns, Axel
2012 “How Long is a Tweet? Mapping Dynamic Conversation Networks on Twitter using Gawk and Gephi.”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5 (9): 1323–1351. DOI logoGoogle Scholar
Borgatti, Stephen P., Martin G. Everett, and Jeffrey C. Johnson
2013Analysing Social Networks. London: SAGE.Google Scholar
Buzelin, Hélène, and Deborah Folaron
eds. 2007Translation and Network Studies, special issue of Meta 52 (4). DOI logoGoogle Scholar
Carrington, Peter J., and John Scott
2011 “Introduction.” In The SAGE Handbook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edited by John Scott and Peter J. Carrington, 1–8. London: SAGE. DOI logoGoogle Scholar
Clark, Herbert H., and Edward F. Schaefer
1989 “Contributing to Discourse.” Cognitive Science 13 (2): 259–294. DOI logoGoogle Scholar
Cordingley, Anthony, and Cèline Frigau Manning
2017 “What is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In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the Digital Age, edited by Anthony Cordingley and Cèline Frigau Manning, 1–30. London: Bloomsbury.Google Scholar
Cronin, Michael
2010 “The Translation Crowd.” Revista Tradumàtica: Tecnologies de la traducció 8: 1–7.Google Scholar
Degenne, Alain, and Michel Forsé
1999Introducing Social Networks. Translated by Arthur Borges. London: SAGE. DOI logoGoogle Scholar
Folaron, Deborah, and Hélène Buzelin
2007 “Introduction: Connecting Translation and Network Studies.” In Buzelin and Folaron, 605–642.Google Scholar
Gu, Yueguo
2011 “Modern Chinese Politeness Revisited.” In Politeness Across Cultures, edited by Francesca Bargiela-Chiappini and Dániel Z. Kádár, 128–148.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DOI logoGoogle Scholar
Huss, Joanna T.
2018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In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edited by Kelly Washbourne and Ben van Wyke, 389–405. London: Routledge. DOI logoGoogle Scholar
Jay-Rayon, Laurence
2007 “Traduire les réseaux méphoriques chez Nuruddin Farah.” In Buzelin and Folaron, 839–858.Google Scholar
Jenkins, Henry
2006Fans, Bloggers, and Gamers: Exploring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Google Scholar
Jiménez-Crespo, Miguel A.
2017Crowdsourcing and Online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s: Expanding the Limit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DOI logoGoogle Scholar
Marin, Alexandra, and Barry Wellman
2011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In The SAGE Handbook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edited by John Scott and Peter J. Carrington, 11–25. London: SAGE.Google Scholar
McDonough, Julie
2007 “How do Language Professionals Organise Themselves? An Overview of Translation Networks.” In Buzelin and Folaron, 793–815.Google Scholar
McDonough Dolmaya, Julie
2012 “Analyzing the Crowdsourcing Model and Its Impact on Public Perceptions of Translation.” In Susam-Saraeva, 167–191.Google Scholar
McDonough Dolmaya, Julie, and María del Mar Sánchez Ramos
2019 “Characterizing Online Social Translation.” In Online Social Translation: New Roles, New Actors? edited by Julie McDonough Dolmaya and María del Mar Sánchez Ramos, special issu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2 (2): 129–138.Google Scholar
O’Hagan, Minako
2008 “Fan Translation Networks: An Accidental Translator Training Environment?” In Translator and Interpreter Training: Issues, Methods and Debates, edited by John Kearns, 159–183. London: Continuum.Google Scholar
2009 “Evolution of User-generated Translation: Fansubs, Translation Hacking and Crowdsourcing.”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isation and Localisation 1: 94–121. DOI logoGoogle Scholar
2011 “Community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as a Social Activity and Its Possible Consequences in the Advent of Web 2.0 and Beyond.” Linguistica Antverpiensia, New Series – Them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10: 11–23.Google Scholar
Perrino, Saverio
2009 “User-Generated Translation: The Future of Translation in a Web 2.0 Environment.” Journal of Specialised Translation 12: 55–78.Google Scholar
Pérez-González, Luis, and Şebnem Susam-Saraeva
2012 “Non-professionals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Participatory and Engaged Perspectives.” In Susam-Saraeva, 149–165.Google Scholar
Plassard, Freddie
2007 “La traduction face aux nouvelles pratiques en réseaux.” In Buzelin and Folaron, 643–657.Google Scholar
Pym, Anthony
2007 “Cross-Cultural Networking: Translators in the French-German Network of Petites Revues at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Buzelin and Folaron, 744–762.Google Scholar
2011 “Translation Research Terms: A Tentative Glossary for Moments of Perplexity and Dispute.” In Translation Research Projects, edited by Anthony Pym, 75–99. Tarragona: Intercultural Studies Group.Google Scholar
Risku, Hanna, and Angela Dickinson
2009 “Translators as Networkers: The Role of Virtual Communities.” Herme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in Business 42: 49–70.Google Scholar
Risku, Hanna, Regina Rogl, and Christina Pein-Weber
2016 “Mutual Dependencies: Centrality in Translation Networks.” The Journal of Specialised Translation 25: 232–253.Google Scholar
Roschelle, Jeremy, and Stephanie D. Teasley
1995 “The Construction of Shared Knowledge in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In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dited by Claire O’Malley, 69–97. Berlin: Springer. DOI logoGoogle Scholar
Soller, Amy
2001 “Supporting Social Interaction in an Intelligent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12 (1): 40–62.Google Scholar
Susam-Saraeva, Şebnem
ed. 2012Non-professionals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Participatory and Engaged Perspectives, special issue of The Translator 18 (2). DOI logoGoogle Scholar
Tahir-Gürçağlar, Şehnaz
2007 “Chaos Before Order: Network Maps and Research Design in DTS.” In Buzelin and Folaron, 724–743.Google Scholar
Yeeyan
2020 “About Yeeyan.” Accessed April 5, 2020. http://​en​.yeeyan​.org​/#/
Yu, Chuan
2019 “Negotiating Identity Rol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Online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In Online Social Translation: New Roles, New Actors? edited by Julie McDonough Dolmaya and María del Mar Sánchez Ramos, special issu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2 (2): 231–252.Google Scholar

通訊地址

Jun Yang

華南師範大學

中山大道天河區55號

中國廣州 5106315

中國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