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ocation morpheme-demonstrative cycle in Wu dialects
On the lexical renewal of the demonstratives from the typological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Location morpheme-Demonstrative Cycle in Wu dialects. Wu dialects have a set of locational demonstratives that are formed from two morphemes, one denoting deixis and the other location. The demonstrative morpheme can often be dropped, in which case the location morpheme per se has to bear the function of the whole complex locational demonstrative. Further, the existence of ‘locational demonstratives + classifier + noun’ construction encoding locational possessive relation in Wu dialects provides an ideal context where the location morpheme can evolve into a basic demonstrative, thus forming a cycle of grammaticalization. The conclusion part further discusses various types of lexical renewal in different languages from the typological perspective.
References (80)
貝羅貝 李 明. (2008). 語義演變理論與語義演變和句法演變研究, 載沈陽、馮勝利主編《當代語言學理論和漢語研究》. 北京: 商務印書館.
曹志耘. (1998). 《金華方言詞典》. 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
曹志耘 秋谷裕幸等. (2000). 《吳語處衢方言研究》. 日本: 好文出版.
陳士林 邊仕明 李秀清. (1985). 《彝語簡志》. 北京: 民族出版社.
陳玉潔. (2007) 量名結構與量詞的定語標記功能. 《中國語文》. 第6期.
陳玉潔. (2010). 《漢語方言指示詞的類型學研究》. 北京: 中國社科出版社.
陳玉潔. (2011). 中性指示詞與中指指示詞. 《方言》, 第2期1, 172–181頁.
陳忠敏. (1996). 論北部吳語一種代詞前缀“是”. 《語言研究》, 第6期.
陳忠敏 潘悟云. (1999). 論吳語的人稱代詞, 載李如龍、張雙慶主編 (1999), 1–24页.
刀 潔. (2007). 《布芒語研究》, 北京: 民族出版社.
戴昭銘. (2003). 浙江天台方言的代詞. 《方言》, 第4期.
杜克儉 李 延. (1999) 臨縣方言的指示代詞, 《語文研究》第21期, 58–62頁.
方松熹. (1993). 《舟山方言研究》, 北京: 社科文獻出版社.
黑維強. (2011). 陝西綏德方言的指示代詞. 《漢語學報》, 第1期.
侯精一. (1999). 《現代晉語的研究》, 北京: 商務印書館.
胡明揚. (1992). 《海鹽方言志》,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如龍 張雙慶主編. (1999). 《代詞》, 廣州: 暨南大學出版社.
劉丹青. (1999). 吳江方言的代詞系統及內部差異. 載李如龍、張雙慶主編 (1999).
劉丹青. (2003). 《語序類型學與介詞理論》, 北京: 商務印書館.
劉丹青編著. (2008). 《語法調查研究手冊》,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劉丹青 劉海燕. (2005). 崇明方言的指示詞——繁複的系統及其背後的語言共性, 《方言》第21期, 97–108頁.
盧小群 李郴生. (2005). 湖南資興 (興寧)土話的指示代詞. 《株洲工學院學報》, 20051, 年第3期.
陸丙甫. (2001). 語言臨摹性與漢英語法比較, 載《語言研究論集》. 北京: 中國社科出版社.
毛宗武 蒙朝吉. (1986). 《畬語簡志》, 北京: 民族出版社.
孟守介. (1994). 諸暨方言的代詞. 《語言研究》, 第1期.
倪妙靜. (2013). 富陽市場口鎮方言的代詞系統. 《語文學刊》, 第5期.
潘悟雲. (1995). 溫、處方言和閩語, 收入《吳語和閩語的比較研究》.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潘悟雲 陶 寰. (1999). 吳語的指代詞. 載李如龍、張雙慶主編 (2009).
錢乃榮. (1992). 《當代吳語研究》,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錢乃榮. (1999) 北部吳語的代詞系統. 載李如龍、張雙慶主編 (1999).
錢曾怡. (1988). 《嵊縣長樂話語法三則》, 載《吳語論叢》.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 (1999). 《不對稱與標記論》,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盛益民. (2011). 《紹興柯橋話指示詞研究》, 南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盛益民. (2012a). 論指示詞“許” 及其來源. 《語言科學》, 第3期.
盛益民. (2012b). 紹興柯橋話指示詞的句法、語義功能. 《方言》. 第4期.
盛益民. (2013). 漢語方言定指“量名” 結構的類型學研究, 漢語方言學會2013年年會, 廣州·暨南大學.
盛益民. (2014). 《吳語紹興柯橋話參考語法》, 南開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盛益民 陶 寰 金春華. (2013). 吳語紹興方言的定語領屬, 《語言研究集刊》第10輯,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嵊縣誌編纂委員會. (1989). 《嵊縣誌》. , 浙江人民出版社.
石汝傑. (1999). 蘇州方言的代詞系統. 載李如龍、張雙慶主編 (1999).
石汝傑 劉丹青. (1985). 蘇州方言量詞的定指用法及其變調. 《語言研究》, 第1期.
孫立新. (2002). 關中方言代詞概要. 《方言》, 第3期.
湯珍珠 陳忠敏 吳新賢. (1998). 《寧波方言詞典》, 南京: 江蘇教育出版社.
陶 寰主編. (2015). 《蠻話詞典》, 上海: 中西書局.
王 健. (2013). 類型學視野下的漢語方言“量名” 結構研究. 《語言科學》, 第4期.
王 健. (2014). 《蘇皖區域方言語法共同特徵研究》, 北京: 商务印书馆.
王 健 顧勁松. (2006). 漣水 (南祿)話量詞的特殊用法. 《中國語文》, 第 3 期.
汪化雲. (2008). 漢語方言“箇類詞” 研究.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79本第3分.
吳新賢. (1996). 《寧波方言研究》, 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毋效智. (2005). 《扶風方言》, 乌鲁木齐: 新疆大學出版社.
肖 萍. (2011). 《余姚方言志》, 杭州: 浙江大學出版社.
邢向東. (2006). 《陝北晉語語法比較研究》, 北京: 商務印書館.
邢向東. (2014). 陝北吳堡話的代詞, 載李小凡、項夢冰主編《承澤堂方言論叢——王福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 北京: 語文出版社.
徐 丹. (1988). 淺談這/那的不對稱性. 《中國語文》, 第2期.
嚴豔群. (2013). 《漢語中的附綴: 語言類型學視角》, 社科院語言所博士學位論文.
游汝傑. (1995). 吳語里的人稱代詞, 載《吳語和閩語的比較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又載《游汝傑自選集》,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8年.
張 敏. (2006). 漢語認知語言學研究的拓展——淺談與漢語近指、遠指詞相關的幾個問題. 北京師範大學講稿.
張雙慶. (1999). 香港粵語的代詞系統. 載李如龍、張雙慶主編 (2009).
張永哲. (2011). 《鳳翔方言代詞研究》, 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趙日新. (1999). 說“個”, 《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2期1, 36–52頁.
翟會鋒. (2011). 《三官寨彝語參考語法》, 中央民族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鄭 偉. (2008). 古吳語的指示詞“爾” 和常熟話的“唔” ——兼論蘇州話第二人稱代詞的來源問題, 《語言學論叢》第37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鄭 偉. (2012). 常州方言的指示詞系統, 載鄭偉《漢語音韻與方言研究》. 上海: 三聯出版社.
朱曉農. (2005). 《上海聲調實驗錄》,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國社科院&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 (1987). 《中國語言地圖集》. (香港)朗文出版 (遠東)有限公司.
Bhat, D.N.S. (2004). Pronou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iessel, H. (2014). Demonstratives, frames of reference, and semantic universals of spac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ompass, 8(3), 116–132.
Heine & Kuteva. (2002). Worl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中譯本《語法化的世界詞庫》, 龍海平、谷峰、肖小平譯, 洪波、谷峰注釋,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12年.
Heine & Kuteva. (2007). The genesis of grammar: A reconstr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pper, P.J. (1991). On some principles of grammaticalization. In Traugott & Heine (Eds.),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Hopper, P.J., & Traugott, E.C.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espersen, O. (1917) Negation in English and other languages. Historisk-filologiske Meddeleser, 11.
Lehmann, C. (2002). Thoughts on grammaticalization (Second, revised edition). LINCOM Europa.
Li, Xuping. (2013). Numeral Classifiers in Chinese: The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De Gruyter Mouton.
Lyons, J. (1977). Semantics (Vol.2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lank, F. (1979). Exklusivierung, Reflexivierung, Identifizierung, relationale Auszeichnung: Variationen zu einem semantisch-pragmatischen Thema. In Rosengren (Ed.), Sprache und Pragmatik. Lunder Symposium 1978. (Lunder germanistische Forschungen, 48.), (pp. 330–54). Lund: CWK Gleerup.
Woodworth, N. (1991). Sound symbolism in proximal and distal forms. Linguistics, 291, 273–299.
Cited by (1)
Cited by one other publication
This list is based on CrossRef data as of 3 august 2024. Please note that it may not be complete. Sources presented here have been supplied by the respective publishers.
Any errors therein should be reported to them.